????“全场惊爆折扣”“疯狂大甩卖”……“五一”小长假临近,太原市内各大商场、超市、街边专卖店的商品促销战,再次点燃市民消费的热情。不过,省消协提醒,面对充满诱惑、抓人眼球的打折促销活动,作为消费者的您一定要冷静再冷静,细心再细心,别轻易就被忽悠,否则,到头来买到不仅是不称心的商品,可能还会生一肚子的气。
????每逢节日,商家必会使出浑身解数来搞商品促销,往往此时,也是消费力猛增的时候。可是,由于部分商家的“聪明”之举,会导致消费纠纷时有发生。消协人员告诉记者,一些暗藏陷阱的促销行为成为消费投诉的导火索。比如,有的商家在搞促销活动前会更换价格标签,将价格人为抬高,再以打折、降价、返券等形式吸引消费者;有的商家借促销之名,将店内的积压品、残次品,甚至低价收购回的“三无”产品“降价”出售;还有部分商家在广告宣传中,把“几折起”中的“起”字写得很小,消费者往往购物时才发现绝大部分商品的活动力度并不大,甚至有的商品根本不参加促销活动。
????为了保险起见,消协人员建议消费者购物最好选择正规的商场或品牌专卖店,要特别注意少数商家虚假标价、模糊标价、虚假折扣、隐瞒降价附加条件等销售陷阱。同时,还需注意促销活动中凑整赠券、使用赠券不找零以及限制消费额度和使用范围等规定,以免陷入循环消费的被动境地。
????说完客观方面因素,再说说主观行为。节日期间,商场超市大搞促销拉动销量无可厚非,但作为消费者的您,面对大力度、极具诱惑的促销活动时,一定做到理性消费,在购物之前应对各种优惠承诺、承诺限制条件等作全面了解,避免冲动消费所带来的后续麻烦。
????“保存好购物凭证很重要,它是维权的主要依据。”消协人员提醒,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,一定要向商家索要消费凭证,并要求经营者注明购买日期、商品名称或消费的项目、数量、价格等主要内容,并加盖商家公章。此外,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后,一定要慎重对待经营者以赠品替代发票的行为,有效的消费凭证才是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保障。(记者 李晓琳)
?